联系我们
-
桥头河村位于桥头河镇西南部,全村有21个村民组,人口3286人,812户。耕地面积834亩,山林70亩。村内共有5家企业(单位)。
导航: 桥头河镇桥头河村 > > 花椰菜黄瓜芸豆莴笋高效栽培模式
花椰菜黄瓜芸豆莴笋高效栽培模式
1. 茬口安排
花椰菜在上年12月上旬播种育苗,2月底3月上旬定植,5月上旬上市;黄瓜在5月上旬育苗,5月下旬定植,6月下旬7月上旬上市;芸豆在7月下旬套播在黄瓜根旁,9~10月上市;莴笋在9月下旬播种,11月上旬定植,元旦前后上市。
2. 花椰菜栽培技术
(1)品种选择
宜选用抗病、耐寒、高产、商品性好的花椰菜品种,如日本雪山、富士白4号、富士白5号等。
(2)培育壮苗
上年12月上旬,采用塑料穴盘基质育苗,每亩大田准备70孔穴盘45张,每穴点播1粒,亩大田用种15~20克。播后搭小拱棚,覆盖农膜,保温保湿促进出苗。出苗后适时通风,避免形成高脚苗,强寒流天气注意闭棚预防冻害。定植前10~15天低温炼苗,先揭开冷床上的薄膜,夜间不盖严覆盖物,并逐渐撤除,使苗床温度逐渐接近气温。幼苗长有7~8片叶时即可定植,移栽前浇透起苗水,苗龄70天左右。
(3)定植
定植前,亩施腐熟厩肥2500~3000千克或腐熟鸡粪1000~1500千克、45%硫酸钾复合肥40~50千克,整地筑畦宽1.1米,沟宽25~30厘米,喷洒48%氟乐灵100毫升或96%金都尔50毫升防除杂草。2月下旬3月上旬定植,定植时畦面覆盖地膜,大小苗分级移栽,株行距为50厘米×50厘米,定植后浇足活棵水,畦面搭小拱棚。缓苗后,及时揭膜通风,棚温不宜超过25℃,3月下旬4月初撤去小棚,让其在露地生长。
(4)田间管理
早施提苗肥,重施花球膨大肥。一般定植后出现新叶时,亩施尿素10千克,促进叶片生长;叶丛生长盛期,亩施尿素20千克、喷施0.2%硼砂水溶液40千克;当莲坐叶中心叶片变小、色泽变淡时,为促进花球生长最佳追肥效应期,每亩追施尿素20千克加45%三元复合肥25千克。花球膨大期保持土壤湿润(膜下软管滴灌),遇连续阴雨天气应及时清沟理墒降渍。花球直径8厘米以上时,适当折叶盖球,防止阳光直射,避免花球变黄,提高商品性。收获时,保留4~5片叶包被花球,以免贮运过程中损伤。
(5)病虫害防治
霜霉病可用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%克露可湿性粉剂600~800倍液喷雾防治,黑腐病可用77%可杀得粉剂500倍液或72%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预防,根腐病可用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预防,菜青虫、小菜蛾可用10%虫螨腈1000~1500倍液防治。
3. 黄瓜栽培技术
(1)选择良种
选择抗病性强、品质佳、产量高的黄瓜品种,如津优1号、中农8号、津春5号等。
(2)育苗
每亩大田准备54~70孔塑料穴盘70~80张,购容积50升/袋育苗基质7~8袋、种子125克。5月上旬播种,播种后基质喷洒30%苗菌敌1000倍液,然后在穴盘上搭拱棚并覆盖农膜与遮阳网,促进出苗。出苗后揭除农膜,下大雨及时盖上,防止雨水冲刷翻根死苗。苗床基质发白时适量补水,并喷洒75%百菌清600~800倍液防治苗期病害。黄瓜苗龄15~18天。
(3)定植
定植前5~7天建好四周水系,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~2500千克、45%硫酸钾复合肥30~40千克,耕翻整地。筑畦面宽1.2米,沟宽25~30厘米、深20~25厘米,每亩用96%金都尔50毫升兑水40~50千克均匀喷洒地面防除杂草。选择晴天下午或阴天定植,每畦栽2行,行距60~70厘米、株距27~30厘米,畦中间铺设滴灌软管。
(4)田间管理
①肥水管理
缓苗后结合滴灌施提苗肥,每亩施尿素5~7.5千克,此后中耕蹲苗,根瓜长10~15厘米时再追肥,每亩追尿素8~10千克加磷酸二氢钾1.5~2千克,以后每10~15天追肥1次。
②植株调整
幼苗长有6~7片真叶后搭人字架引蔓,结合绑蔓及时摘除卷须并去除根瓜以下侧蔓,中上部侧蔓可留1瓜1叶摘心,主蔓长到架顶时摘心或放蔓。结瓜中后期应摘除大部分黄叶、老叶,以利通风透光,减少养分消耗,抑制病害传播蔓延。
(5)病虫害防治
沿海地区梅雨季节黄瓜易发生疫病、霜霉病、角斑病、根腐病等。疫病、霜霉病、角斑病可用58%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%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600~800倍液加72%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喷雾防治,根腐病可喷洒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预防。遇高温干旱天气,应及时查治烟粉虱、蚜虫、潜叶蝇,可用15%哒螨灵1500倍液喷雾或10%烯啶虫胺1500倍液加75%灭蝇胺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防治,上市前7天停止用药。
4. 芸豆栽培技术
(1)品种选择
应选用早熟、耐老、绿荚、蔓性品种,如喜诺架豆、正兴红花架豆、78—209、长白7号、丰收1号等。7月下旬抢墒直播于黄瓜根旁,每穴3~4粒。
(2)肥水管理
掌握干花湿荚、前控后促、重施花荚肥的原则。肥料应配合施用氮、磷、钾肥,适当增施钾肥,及时追好上架肥。芸豆苗期需水肥不多,结荚以后需肥水旺盛,应重点滴灌追肥,一般用45%三元复合肥25~30千克。结荚期如遇久旱不雨,应及时灌水,5~7天灌1次。
(3)及时翻花
在芸豆开花结荚后期,可通过翻花提高产量。采收后期摘除下部老黄叶,亩施尿素12.5~15千克,促进抽生侧枝恢复生长,可延长采收期10~15天,增产20%~25%。
(4)病虫害防治
红蜘蛛可用15%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,潜叶蝇可用75%灭蝇胺可湿性粉剂(潜克)3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,豆荚螟、斜纹夜蛾、甜菜夜蛾可用10%虫螨腈1000倍液在早上喷花防治,锈病可用40%杜邦福星(氟硅唑)5000倍液或20%三唑灵2000倍液防治。
5. 莴笋栽培技术
(1)选用良种,培育壮苗
选择市场适销的青香秀、紫皮香、耐寒二白皮等优良莴笋品种。9月下旬播种育苗,采用薄膜+遮阳网小拱棚覆盖,亩大田需苗床15~20平方米,用种量50克。2叶1心期除草、间苗,苗距4~5厘米,并追施肥料促进幼苗生长。苗龄30~40天,单株长有4~6片真叶时,选择无病虫危害的健壮苗定植。
(2)合理密植,布设滴管
定植前施足有机肥,耕翻土壤深20~30厘米,耙碎大垡块,筑畦面宽2米。11月上旬定植,定植时大小苗分开,株距30~33厘米、行距33厘米。每畦铺设2根滴管。当外界夜温降至3~4℃时,扣棚盖膜保温促长。
(3)肥水管理
定植前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千克、45%氮磷钾复合肥40~50千克。定植后叶片开始生长时,结合灌水每亩施尿素5~7.5千克。肉质茎膨大始期,结合浇水每亩滴灌尿素20千克加复合肥10千克,促进肉质茎快速膨大。此次追肥不宜过晚、过多,否则肉质茎易开裂,影响外观和商品性。
(4)病虫害防治
扣棚后注意通风散湿与防治霜霉病、灰霉病、菌核病等。霜霉病可用72%杜邦克露600倍液或72%甲霜灵锰锌500倍液防治。灰霉病、菌核病对产量影响极大,应及早查治,发现菌核病中心病株须立即拔除,并喷洒50%速克灵800~1000倍液,或50%扑海因1500倍液加70%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,也可用15%腐霉利烟剂250~300克/亩,于傍晚闭棚熏蒸防治。虫害主要有蚜虫,可用25%吡蚜酮2000倍液喷雾或用异丙威烟剂200~250克/亩熏蒸防治。上市前10天停止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