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
-
桥头河村位于桥头河镇西南部,全村有21个村民组,人口3286人,812户。耕地面积834亩,山林70亩。村内共有5家企业(单位)。
导航: 桥头河镇桥头河村 > > 春秋大棚冬季茴香—越夏黄瓜高效栽培技术
春秋大棚冬季茴香—越夏黄瓜高效栽培技术
1. 冬季茴香
(1)品种选择
选择耐寒、抗病、高产的品种,如内蒙大茴香等。
(2)施肥整地
前茬作物收获后,及时清理干净残枝败叶,然后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千克、磷肥6千克、钾肥5千克、尿素5千克,翻耕平整后做成宽1.5米左右(视立柱间距)顺棚向延长的畦。边畦要距离大棚0.5米以上(边缘温度低)。
(3)播种
①种子处理。
茴香种子为又悬果,内含2粒种子,在播种前应把种子搓开。
②播种。
10月中、下旬播种,亩用种量2~2.5千克。畦面浇透水,等水渗完后采取干籽直播,把籽均匀撒播在畦中,覆0.5~1厘米厚的过筛土。播后插竹片、覆膜,厚度大于0.008毫米的白色薄膜均可。薄膜两侧不用压实,便于揭盖。
(4)栽培管理
①温度管理。
大棚四周裙膜密闭、压实。播种后至出苗前小棚不放风,出苗后视天气及大棚内外温度情况适当揭盖小棚薄膜。当出现阴、雨、雪等天气气温低时,小棚密闭不放风;当天气晴朗阳光充足时,要利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左右的时间,将小棚膜掀开,让茴香充分见光并通风散湿。冬至以后,在大棚内用薄膜加挂一层天幕。天幕四周要严密并垂落地面,以利于提高棚内温度。外温高时,大、小棚内温度白天要通过放风控制在24℃以下。
②水肥管理。
冬季茴香的水分管理要掌握不干不浇的原则,并尽量延长2次浇水之间的间隔时间,水量也不要太大。浇水要在晴天上午10点以后进行,上午尽量浇完。苗高20厘米左右时,浇水1次,水量适中,结合浇水,亩追施尿素10~15千克。
③病虫害防治。
冬季气温低,一般不发生虫害,病害主要是茴香菌核病。发病初期用50%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、40%嘧霉胺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,或亩用15%腐霉利烟剂250~500克熏棚。
(5)采收
春节、元旦前后开始采收,至黄瓜定植前,一般可收割3~4茬。
2. 越夏黄瓜
充分利用大棚早春黄瓜与延后黄瓜之间的空档期上市,往往能收到较高的经济效益。但这一时期温度高、光照强、湿度大,以及烟粉虱、斑潜蝇、霜霉病、白粉病等病虫害危害严重,不利于棚内黄瓜正常生长,必须配合使用遮阳网(或遮阳降温剂)、防虫网等辅助设施进行越夏黄瓜生产。
(1)育苗
①选用优良品种。
选择耐热、抗病、丰产及商品性状利用春秋大棚秋冬季10月~翌年2月份空闲时间种植茴香,在春节前后及春季收获上市,下茬接种越夏黄瓜(5~9月份),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。其生产技术如下:
②播期确定。越夏茬黄瓜一般要求在6月中下旬开始采收,持续采收至9月中下旬。正常播期应在4月上旬。
③播种与苗期管理。按常规温汤浸种法进行种子处理与催芽。当种子露白时,将种子播入营养钵或营养穴盘中,不再分苗。越夏黄瓜育苗应把培育壮苗、防陡长作为管理重点。在2~3片真叶时,喷施1次乙烯利100~150毫克/千克,以增加雌花数量。
(2)定植
①施肥整地。亩施优质有机肥5000千克,复合肥50~100千克,磷、钾肥40~50千克,有条件的可增施豆饼肥或酵素菌肥,深翻后做小高垄。
②定植前大棚处理。前茬作物收后,棚膜不撤掉,继续覆盖。定植前2~3天把所有通风口及进出口用30目左右防虫网封上。四周密闭棚膜,亩用200克硫磺加75克敌敌畏进行熏蒸12小时,之后打开所有风口及进出口通风。
③定植。
定植后随浇定植水,隔日浇缓苗水。
(3)定植后的管理
①环境调控。
定植后根据植株生长及外温情况进行通风管理,当外温昼夜稳定通过15℃时,可保持大棚昼夜通风。6~8月期间大棚膜上覆盖遮阳网,以达到降温目的。最好利用遮阳率60%的遮阳网,在晴天的上午9时至下午4时的高温时段遮盖,防止强光直射。在阴雨天或晴天上午9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光线弱时,将遮阳网卷起来,既可防止强光高温,又可让黄瓜见到充足的阳光。也可以把大棚专用遮阳涂料均匀地喷在塑料薄膜上,如利凉大棚降温剂,不但省工、省时,遮阳效果也比遮阳网好,同时,成本也降低一半左右。
②水分管理。
黄瓜根系不发达,喜潮湿,需水量大,盛果期土壤相对湿度控制在90%左右为宜。此时若出现旱情,须及时浇水。另外,水分供应须均匀一致,否则瓜条粗细不匀。炎夏浇水应在早上或晚上进行,忌中午浇水,忌忽干忽湿。
③追肥。
越夏茬黄瓜容易徒长,应在生长前期避免偏施氮肥,开花结果期应加强追肥。第1次施肥在黄瓜开花结果后进行,一般亩施氮磷钾复合肥20千克。另外,一般每采收2~3次追肥1次,每次亩施氮磷钾复合肥20~30千克。
(4)病虫害防治
①黄瓜霜霉病
预防可采用70%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、25%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、25%瑞凡悬浮剂1000倍液、80%大生可湿剂粉剂500倍液、56%阿米多彩悬浮剂800倍液。救治可选择68%金雷水分散立剂500~600倍液+25%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、25%瑞凡悬浮剂1500倍液、72%克抗灵可湿性粉剂、64%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.2%普力克水剂800倍液等。
②炭疽病
采用25%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预防,防治可选用75%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、56%阿米多彩悬浮剂800倍液、10%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、80%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、2%加收米水剂600倍液或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,7~10天防治1次。
③白粉病
采用25%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进行预防,防治可选用75%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或10%世高水分散粒剂2500~3000倍液,或32.5%阿米妙收悬浮剂1500倍液,或80%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或43%菌力克悬浮剂3000倍液,或2%加收米水剂400倍液,或40%福星乳油4000倍液喷雾。
④细菌性角斑病
防治可选用47%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7%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或30%DT杀菌剂50倍液;或新植霉素或链霉素200万单位或27.12%铜高尚悬浮剂800倍液喷施或灌根。用硫酸铜3~4千克/亩撒施浇水处理土壤也可以预防细菌性病害。
⑤白粉虱
预防可用穴灌施药(灌窝、灌根),用强内吸杀虫剂25%阿克泰水分散粒剂,在移栽前2~3天,以1500~2500倍液喷淋幼苗,使药液除叶片以外还要渗透到土壤中。平均每1平方米苗床用药2克左右。持续有效期可达20~30天。喷雾可选用25%阿克泰水分散粒剂2000~5000倍液,15天1次,或25%阿克泰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+2.5%功夫水剂1500倍液混用,或40%扑虱灵可湿性粉剂800~1000倍液+40%天王星乳油4000倍液混用,或10%吡虫啉1000倍液、1.8%虫螨克星乳油2000倍液防治。
⑥蚜虫
除进行黄蓝板诱杀外,药剂防治可选用25%阿克泰水分散粒剂3000~4000倍液、1%印楝素水剂800倍液、48%乐斯本乳油3000倍液、2.5%功夫水剂1500倍液或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施。
⑦潜叶蝇
除设置防虫网与黄板诱杀外,药剂防治可用25%阿克泰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+2.5%功夫水剂1500倍液混用喷施,或48%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、1.8%虫螨克星乳油2000倍液。用30%度锐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淋灌秧苗治虫效果更好。
(5)采收
夏季气温高,植株生长快,果实发育快,采收时宜早收勤收,以免坠秧,一般多以隔天采收为宜,盛瓜期可每天采收,以确保瓜条鲜嫩和瓜秧旺盛生长。